人工智能学院

媒体报道

当前位置: 首页 >新闻中心 >媒体报道

安防学院“物联网应用技术”教师创新团队:创新为翼,师德为帆,用心为舵,安防启航

作者:陈斯渊 来源: 日期:2024-11-25 阅读:

近日,在备受瞩目的2024年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国际总决赛(俄罗斯主赛区)中,由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师生组成的参赛队,一路过关斩将,在大赛物联网赛项中获得中国组金牌!这是安防学院首次参加国际赛获得的首枚金牌,具有里程碑意义。这一成果,不仅为“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”再添荣耀,更是自该专业获批为浙江省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以来,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。

1732505455143687.png

2013年,安防学院开始筹建,2014年,学校开设“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”。物联网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“党建引领+科创兴国”的坚定信念,围绕物联网技术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社会新业态,致力于推动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,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。

团队建设:集智聚力,各展所长

“物联网应用技术”教师创新团队共有20人,最年长的59岁,最年轻的30岁。团队成员专兼优势凸显,其中高级职称占75%,“双师型”教师占比90%。团队中一些教师拥有扎实的物联网专业背景,他们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上具有丰富的经验,能够为学生提供前沿的专业知识;一些教师拥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,能够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和经验带入课堂,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,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。团队围绕“教学改革、课程建设、校企合作、科研服务”四个模块,构建“传帮带”培养体系,做好老中青三个年龄梯队教师的“传承助成”工作,形成“新教师-骨干教师-专业带头人”的团队成员素养提升机制。

专业建设:专精特新,筑梦未来

创新团队以“物联网应用技术(智能安防)”专业群为核心,“云大物智”(人工智能学院开设的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专业)新技术专业为支撑,紧密协作、多元发展。2018年,该专业被评为市级重点建设专业,先后获批市特色优势专业群、市级教学创新团队、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教学创新团队。目前,该专业已建设2个省级实训基地,3个市级实训基地,2个市级产业学院和2个市级大师工作室。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合作,致力于推动职业技能标准的国际化输出。物联网专业组不仅与韩国世翰大学合作,共同举办高等教育专科项目,实现了教育资源的跨国共享与优势互补,还成功获批成为“乍得国家职业标准共建互认项目”的建设单位,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
社会服务:科研引领,助力发展

1732505523564233.png

  创新团队致力于科研创新,服务行业和社会发展。依托成员的专业优势,抓住浙江省数字安防产业链的发展战略机遇,积极参与到数字中国和平安中国的建设之中,成功打造了温州市自然灾害遥感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、温州市天空地态势感知协同创新中心等市级科研平台。每年台风来临时,遥感实验室总会迅速启动大数据分析,预测台风的路径、强度及可能受灾的区域;天空地态势感知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整合卫星遥感、无人机巡检、地面传感器等多种监测手段,实现对城市安全态势的实时感知和智能分析。这些平台共同织就了一张覆盖温州的安全与发展网络,为城市的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
在社会服务上,依托温州市物联网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,面向企业人员、职校教师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超500人次。针对企业人员,团队特别设计了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、智能设备调试与运维等培训课程,帮助他们掌握最新的物联网技术,提升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。团队还致力于推进人工智能科普教育,走进社区、街道、学校,为青少年们开展了200余场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活动。不少青少年在课后表示,亲身体验到了人工智能的魅力,希望能更进一步的学习编程、机器人制作及机器学习等内容。这些课程激发了青少年的科技兴趣和创新潜力,促进他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与接纳。科普教育是点燃科技创新火种的起点,而科研实践则是将这份热情转化为实际成果的关键。近年来,该团队共计主持和参与了省部级课题25项、市厅级课题34项,并获得了60多项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。该团队的横向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,到款额达到2500多万元,产生了15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。不仅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,也为社会治理和城市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

1732505562916851.png

  未来,“物联网应用技术”教师创新团队将继续,砥砺前行,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与教育实践的融合,致力于强化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,让科技创新真正服务于社会、造福于人民。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航线上,将以“创新为翼,师德为帆,用心为舵”,努力将“安防”品牌驶向更广阔的海洋,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。